日前,天津医保局发文,即将开展医保个人账户在线购买非处方(OTC)药品工作。此外,广东七市的参保人可实现通过支付宝平台用医保购买大部分非处方药,目前已覆盖约1300家药店支持,年内有望扩展到全省。近日,天津市医保局发布了《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本市参保人员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线购药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按照“依法合规、基金安全、高效便捷”的原则,借鉴上海等先行先试城市经验做法,在天津市试点开展医保个人账户在线购买非处方(OTC)药品工作。《征求意见稿》明确,由第三方平台及入驻平台进行销售的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线上购药服务,通过与医保系统对接,实现天津市参保人员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线支付非处方(OTC)药品费用。相关支付政策,按照天津市零售药店个人账户线下支付的相关规定执行,参保患者线上购药时发生的药品打包费、配送费等非药品费用、以及通过金融账户等非个人账户渠道支付的费用,医保不予支付。《征求意见稿》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在确定第三方平台试点与系统开发测试和试运行结束后,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始上线运行,全面开展个人账户在线购药试点工作。在此阶段,试点第三方平台可逐步扩大入驻平台的定点零售药店范围。(试点时间:3年)此外,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允许参保人员在线使用个人账户购买定点零售药店OTC药品时,可按规定在配偶、父母、子女间共济使用个人账户。在进一步打开在线购药的同时,天津市也收紧了监管的力度。《征求意见稿》要求,天津市医保中心负责加强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的协议管理,对于违法违规违约情况,严肃予以查处;天津市结算中心负责按照规定,加强对相关费用的审核;天津市医保监督所及各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开展相关工作。试点第三方平台负责履行好向医保部门承诺的内容,加强对入驻平台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检查。定点零售药店加强内部管理,遵守医疗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按照医保相关部门统一部署落实好药品追溯等各项工作。无独有偶,据新华网报道,广东佛山、韶关、东莞、汕尾、中山、汕头、江门七市的参保人可实现通过支付宝平台用医保购买康泰克、泰诺等大部分非处方药。目前已覆盖约1300家药店支持。年内有望扩展到全省。目前,广东七市参保人可以通过“粤医保”支付宝小程序、饿了么APP等多种渠道挑选所需的药品,医保线上购药所支持的药品品类,已覆盖大部分非处方药品,包括康泰克、泰诺、肠炎平等感冒止咳类药品、医疗器械等。饿了么提供24小时全天候送药上门服务,平均29分钟送达。截至目前,除上述两地外,陕西、北京、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山西等多地,均以不同方式支持医保线上购药业务。近日,陕西医保发文,陕西已在国内率先实现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便民购药线上线下全覆盖服务,其中就包含“在线统筹结算”功能,相比“外卖买药刷个人账户”更有吸引力。5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表示,正组织京东和美团两家购药平台展开非处方药线上支付系统测试工作,力争在今年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今年3月,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10月19日-2024年2月29日,上海全市一共有74.16万单产生了医保互联网支付,平均一天有5000多单。夏科家还提到,目前是o2o模式,线下药店搬到线上,近期上海医保还在研究更加便捷的模式,直接把药品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里。随着早期试点地区和政策的逐步成熟,自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起,“外卖购药刷医保”的便民政策将迎来更加迅猛的推广步伐。在这股风潮中,大型连锁药店也将因此政策而迎来实质性的利好,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网上医保支付政策的实施,无疑为那些已积极布局互联网零售的药店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根据最新的年报数据,2023年,老百姓大药房的线上渠道销售总额达到了惊人的2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38%,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同时,益丰、一心堂等药店的O2O业务更是占据了新零售收入的七成以上,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中心等先进应用的不断完善,医保药品和基金的数据管理变得更为精准和高效,从而确保了监管的严密性和可靠性。在这一坚实基础上,互联网医保支付、医保基金管理以及医保药品(药价)监管等政策措施将加速推进,形成更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因此,可以预见,“外卖购药刷医保”这一便捷高效的购药方式将成为未来药店的主流趋势,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药品购买体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