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热点资讯> 浏览文章

01


药店人反映门诊统筹五大问题


据湖北省医药商业协会消息,5月15日,湖北省医保局召开了门诊统筹定点药店调研座谈会,听取了省内好药师大药房、国控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天济大药房、普仁互联网医院等6家重点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及互联网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就医保药品配备、价格、处方流转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解答。
在座谈会上,与会企业代表主要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定点药店参与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后,部分药品按照挂网价负毛利销售导致药店利润过低,影响持续经营。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建议:允许这些药品价格在挂网价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
第二,公立医疗机构处方外流很少,或者虽有流出却注明“应患者要求所开,对安全不负责任”,将责任扔给药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建议:协调卫健部门加大处方外流的比例考核。
第三,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定点药店医保政策缺乏全省统一政策,导致各市县区随意处罚和克扣药店医保资金。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他们建议:尽早完善统一政策标准。
第四,医保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存在患者档案无法共享,一张处方多处使用,死亡患者无法及时销户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他们建议:简化及共享患者档案信息,将处方信息与医保卡绑定。
第五,武汉市要求药店HIS系统改造在今年6月份之前完成,难度较大。
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他们建议:适当延期。
据了解,湖北省医保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和解释。湖北省将根据药品“国谈双通道”、“集采”和“省挂网”不同类型制订不同价格管理方式。
除了价格管理,处方流转也是医保改革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医保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还透露:国家医保局即将推出新政策,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将所有处方信息全部上传处方流转平台,患者可凭处方自行选择在医院或外面药店买药。省医保局将进一步推进落实处方流转政策,联系金融部门,采取在定点药店设立人脸识别摄影头等措施解决零售药店遇到的问题。
处方流转政策的实施,对于药品零售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湖北省医保局副局长王玉在座谈会上表示,医保门诊统筹定点改革对零售药店未来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整个医药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深远,关系到“三医”格局重塑,医药企业的经营模式、思路、收入来源都要发生改变。
王玉强调,诚信合规守法的企业会越走越好,希望药品零售企业目光长远,按要求严格做好合规工作。具体做到:医保药品配备足够,处方来源合法,进销存真实,价格公道,信息系统畅连。

02


处方外流千亿市场,药店人想分一杯羹却不容易
2月中旬,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将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多省随之出台具体细则,大批药店成为定点药店。业内人士大多乐观表示,处方外流将大大提速,药店人的好日子来了。
然而,这样的乐观似乎有些过于理想化。通过此次湖北座谈会药店人反应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实是残酷的:公立医疗机构处方外流很少,或者虽有流出却注明“应患者要求所开,对安全不负责任”,将责任扔给药店。
那么,为什么处方外流这么难?真正的处方外流又是什么?
事实上,处方外流是指医院开具处方后,处方流转到医院外,患者可以在医院外根据处方购买药品。此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处方外流的市场空间有望超千亿元。
但是,在这个市场空间背后,隐藏着各种利益纠葛。实践来看,医院现在的利润来源,靠的基本还是三大块,第一检查费用,最高毛利,第二是手术,第三是药品。
所以,处方外流分走医院现有一部分的市场蛋糕,医院肯定不乐意。
而且,从政策层面来看,处方外流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公立医院合理用药标准日趋严格,从药占比,到基药和集采品种以及国谈品种的采购占比份额应用,留给其他品种的空间和数量也也愈发减少,为保证临床治疗用药,必将向院外转化,这也是趋势所在。
但即便是趋势已在,医院也不愿意处方外流。据了解,即便药品在医院零差价销售,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药品结款周期长是业内普遍了解的,巨额的药品款其利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还有一种说法是,医院处方外流后会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但实际来看,单纯的流转一些处方药,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将药房取消才能治根。


除了医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医生。有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处方外流是将药店的系统直接对接医院的HIS、LIS系统,以就是说当患者的医保卡在药店一刷,患者在哪家医院看的什么病,什么处方全都能展示出来,现在能做到的还很少。
在没有处方流转平台的情况下,医院也不敢把处方流转到药店,原因在于药店的药品质量无法保障,如果患者出现任何由药品引发的问题,权责无法明确。
医院不想让处方流出去,开处方的医生也不想。因为医生要对患者的病情负责,医生的利益都跟治疗效果有关。也就是说,有些医生因为药品上有暗箱操作,所以不愿意把处方给别人。
尽管有部分利益团体阻拦,但总归处方外流是是大势所趋。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据了解,近期,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江苏省医疗保障条例》(下称《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条例》规定,要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推进承诺制备案、多地备案,扩展定点机构数量等方式,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为了让国谈药、集采药更方便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江苏省还将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实现患者就诊、定点医院开方上传、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结算等环节互联互通,让参保居民更加方便就诊购药。

03


龙头药店优势巨大
随着处方外流政策的推进,药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处方外流对承接药店的服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不是所有药店都能够有效地抓住这一机会。龙头药店因为其管理质量高、服务能力强、规模优势大等特点,将优先承接处方外流的红利。
目前,各大上市药店也都在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承接医院处方外流的新模式。根据相关药店2022年财报显示,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大参林等药店都在专业药房建设、电子处方流转、医保定点、财务规范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中,益丰药房在院边店、DTP专业药房、特慢病医保统筹药房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布局。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拥有院边店(二甲及以上医院直线距离100米范围内)560多家,DTP专业药房253家,其中已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197家,特慢病医保统筹药房1300多家,经营国家医保协议谈判药品超200个,医院处方外流品种760个,并与150多家专业处方药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还布局电子处方流转业务,通过数字化处方服务平台及履约配送体系,链接卫健、医保、商保、医院及全国头部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平台,打通上下游药品生产、批发及物流企业,构建服务慢病患者的医患药险闭环服务体系。
老百姓也在积极申请各类定点资格,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22年年末,公司共计1053家门店获得“门诊慢特病”定点资格(同比增加601家),共覆盖湖南、广西、湖北等11个省份。具有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227家(同比增加78家),拥有DTP药房162家(同比增加17家)。公司表示,获得统筹定点药房的资格,将在医保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新增医保统筹资金的支付方。而同时医保统筹基金的管理会更加严格,对药店的专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心堂则主要对区域中心店、院边店、特慢病、双通道门店进行重点打造,持续强化公司店群效应,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及政策变化,以更专业的服务能力、更全的商品覆盖满足顾客需求。2022年年末,公司二级及以上院边店门店数为712家。此外,公司慢病门店数达到1093家,特病门店数达到279家,双通道门店数达到221家。
健之佳也在积极扩大定点门店数量和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服务患者、承接处方外流、助力业绩提升。2022年年末,公司拥有慢病门店630家、特病门店98家、双通道资格门店124家、门诊统筹药房62家。公司积极申请慢病、特病、双通道、门诊统筹药店资质。
大参林则在双通道和门诊统筹定点门店方面领先于同行,并积极探索药品和保险业务相结合的增值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商业保险经纪以及报销业务。2022年年末,公司双通道门店457家,拥有门诊统筹资格门店747家,DTP专业药房174家。公司布局“医+药+养+检+险”的业务闭环。
由此可见,龙头药店在处方外流政策下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无疑,在未来几年内,龙头药店将继续领跑行业,并实现高速增长。

END




关键字: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