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门诊统筹下,大批药店尝试开诊所模式。请问老百姓大药房是否已经开张,目前有多少家开展诊所模式?”6月27日,有投资者就门诊统筹下药店开诊所的问题,向老百姓大药房提问。
老百姓大药房在回复中表示:“公司旗下百杏堂名医馆汇集中医专家累计出诊近900名,开设众多集预防、保健和治疗为一体的中医科室,年就诊人数已突破200万。”
除了老百姓大药房外,其他知名药店也纷纷加入了诊所模式的探索。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北京同仁堂在全国有多少中医门店?里面有没有老中医把脉看病?北京同仁堂表示,截止2022年底,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主要地区共设立同仁堂药店942家。零售药店中,有595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
益丰药房,在其旗下万家门店中,通过开设中医馆、中医坐堂、门诊部、店内诊所、互联网医院等方式,向诊疗业务延伸。
截至目前,益丰药房已设立互联网医院,并在公司业务覆盖的大部分城市布局诊疗机构。益丰药房2022年报显示:益丰药房在报告期内共实施19起同行业并购投资,其中有3起涉及诊所业务,分别位于天津、湘潭、唐山。
另一个例子是健之佳,在以医药零售为主要业态的基础上,开立了便利店、中医诊所、社区诊所、体检中心等店型,逐步探索“药店+便利店”“药店+诊所”“药店+体检中心”的模式。
截至2022年底,健之佳除3754家直营药房外,还拥有3家直营中医诊所、5家直营社区诊所、1家直营体检中心及292家直营便利店。
还有一心堂,在药店基础上开展了诊所业务,以药诊店为主的模式拓展,还有健康管理中心、慢病中心及医养中心,后续特慢病服务能力能有效加强,为深度参与门店统筹做好基础工作。
除了这些已经上市的药店外,还有即将赴港上市的企业也抓住了这一机遇。近期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赴港上市的德生堂也凭借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诊所模式不断扩张。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共计拥有50家线下医疗诊所(包括49家中医诊所以及一家综合门诊)。
从这些回复和介绍中可以看出,“药店+诊所”是互为促进,互相成就,助推连锁药店的快速发展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吸引了更多的顾客,也提升了药店的盈利水平。
事实上,“药店+诊所”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和政策的认可和支持。根据米内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2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872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实体药店占比为70.1%,网上药店突破2600亿元。从实体药店各品类结构来看,2022年药品销售额占比为76.7%,较2021年下滑0.4个百分点。
同时,在门诊统筹政策下,药店加入门诊报销范围后,吸引了更多的顾客,特别是慢性病患者,他们不仅需要医保可报销的处方药,也会对其他有益健康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相比之下,医院就诊的流程复杂繁琐,需要排队等候多个环节,浪费时间精力。
02
当然,“药店+诊所”的模式并非一蹴而就,也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
从药店转型开药诊店的可行性上来讲,药店和诊所虽然都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但它们的定位和功能并不完全相同。药店主要是为自我用药的消费者提供药品和咨询服务,而诊所则是以医生为主导,提供更专业和全面的诊疗服务。
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从市场格局来看,药店数量远远多于诊所,而且分布更广泛,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消费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的要求提高,单纯依靠药品销售的药店也面临着市场饱和和利润下降的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5421亿元,同比增速为10.2%。去除12月份防疫政策放开的影响,2022年1—11月,全国药品零售市场同比增长仅为3.1%。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在2023乌镇健康大会上直言,过去的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到现在出现了“剪刀差”。一方面,销售的增速在下滑。另一方面,集成度不断增加。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整个行业是在“内卷”。
由此来看,药店转型开药诊店是一种有潜力的模式,可以增加服务内容和收入来源,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药店转型开药诊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还面临着来自政策、经营和技术三个方面的挑战。
政策方面,目前我国对于药店中坐诊的许可还没有完全放开,只有少数地区允许这种做法。这就意味着药店要想开设诊所,需要解决医生和药店之间的执业地点和注册资质问题,否则可能会涉嫌非法行医。因此,在转型之前,药店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并及时申请相关资质。
并且,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为促进医药分业的进程,相继出台了药品零差率、医院药占比、医保支付价等相关政策。遵循政策的方向,相关政策很可能延伸至营利性医疗机构,这无疑会进一步限制营利性诊所在药品方面的空间,当然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整个医药供应体系对于诊所的选择。
其次是经营方面,药店和诊所虽然都属于医疗行业,但它们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例如,药店更注重产品销售,而诊所更注重服务质量;药店更依赖品牌、价格和效果,而诊所更依赖医生、技术和口碑。这就要求药店在转型过程中要调整经营思路,并培养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从技术方面来看,诊所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否则,在整个行业都在“内卷”的情况下,缺乏医疗特色仅靠简单药品销售的诊所将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因此,药店要想成功转型开药诊店,需要招聘或培养具有专科专病解决方案的医生,并打造自己的技术特色和品牌形象。
综合来看,药店转型开药诊店是一种有前景但也有挑战的模式。它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可以为药店带来更多的收益和竞争力。
但是,药店要想顺利实现转型,需要从政策、经营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和准备,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