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扩大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和额度,药店成为消费者购买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重要渠道,但药店也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监管,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效率,是药店需要关注的问题。
01
近年来,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常用的家用医疗器械已经被纳入了个人账户支付范围,而且大批医用耗材也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国家医保局近期印发了《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纳入医保支付的耗材范围,并要求各地适应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技术劳务与物耗分开”的原则,加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与医用耗材支付管理联动,逐步将未被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构成的一次性医用耗材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管理范围。
在此基础上,各地也积极探索和推进了个人账户购买器械耗材的政策落实。例如,兰州市医保局将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制氧机、体温计、听诊器、轮椅、胰岛素注射笔针头、退热贴等96种常用的家用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纳入该市定点零售药店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并要求全市各定点零售药店于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耗材编码贯标工作,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条新政不仅扩大了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同时也将进一步刺激市民的健康消费意识。
除了兰州,上海也在今年6月下旬发布了新规,从7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用于支付上海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据上海市医保局印发的《关于使用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的通知》介绍,参保人员购买时,先由个人账户当年计入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个人账户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使用家庭共济账户资金支付;同时购买器械耗材和药品的,器械耗材先于药品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结算。
《通知》还明确了遵循市民常用、需求度高、安全性好、适用性强的原则,确定可使用个人账户资金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的34种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范围,并实施动态调整。本通知所确定的购买范围,仅适用于个人账户资金在定点零售药店的规范使用和结算,不涉及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调整或扩展。
早在2022年12月份,江苏省就已经实行了个人账户资金可购买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政策。根据《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及家庭共济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包括“支付在本省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并符合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管理相关规定”。
《通知》还列出了6项个人账户可购买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范围。此外,广东、湖北、云南、内蒙古等省市也均先后出台相应政策,扩展和明确了医保个人账户购买支付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范围。
综上来看,在国家医保局文件推动下,药店“刷医保”扩大支付范围或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于药店来说,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器械耗材的政策既有利好也有挑战。从利好方面来说,这一政策扩大了药店的客户群和销售范围,提高了药店的竞争力和收入水平,也有利于药店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从挑战方面来说,这一政策也增加了药店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要求药店严格遵守医保规定和监管要求,做好耗材编码贯标和结算工作,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失误导致的惩罚和损失。
因此,药店要把握好这一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合理调整经营策略和服务模式,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02
多地药店刷医保放宽限额,竞争压力或将加大
同时,各地在扩大“药店刷医保”支付范围同时,近期还还放宽了“药店刷医保”额度限制。
深圳市率先取消了医保个人账户使用门槛,让市民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自己的医保资金。自今年10月1日起,《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正式实施。一大特点是,医保个人账户使用门槛取消,这也意味着只要市民的医保个人账户有余额,就可以按规定在深圳市内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和医用器械耗材,比如温度计、口罩和医用棉签等。
此外,深圳市还推出了一些其他的优惠措施,如通过个账活化和家庭账户绑定,可以为父母、子女、配偶缴纳本市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及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自付医疗费用,还能申请通过个账返还少儿医保费,节省下一大笔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还强调,医保个账余额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能“灵活”使用但不能滥用,一旦涉及欺诈骗保的行为,后果严重。
兰州市也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提高了门诊用药报销比例。兰州市医疗保障局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制度的通知》,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下称“两病”)调整提高待遇标准将从8月1日起执行。
根据新政策,“两病”参保人员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两病”门诊药品费用,统筹报销比例由50%上调至70%,年度支付限额(高血压年度支付限额400元,糖尿病年度支付限额800元,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支付限额1200元)及支付年限(5年)不变。
上海市也在积极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并将门诊统筹服务延伸到定点零售药店。上海市医保局发布《本市医保进一步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若干举措》提到,自今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参保人员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的费用,纳入门诊统筹报销范围,执行开具处方医疗机构相同的门诊待遇(在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的医保目录内的乙类药品(定额标准自负药品除外),参照甲类药品支付(报销比例100%)。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支付政策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电子处方后,在门诊统筹药店购买医保乙类药品,同样享受按甲类药品支付政策,即报销比例达到100%(全额报销)。
这些政策对药店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扩大“药店刷医保”支付范围和放宽“药店刷医保”额度限制,可以增加药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提高药店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药店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和规范经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