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购药,对“证”是关键
互联网时代,网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与此同时,网购药品的风险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关乎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的特殊商品,药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了一系列提示,呼吁消费者在网购药品时务必选择正规药店,保障自身权益和健康安全。
选择正规的网上药店至关重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要认真辨别药店的合法资质,主要包括《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以及《执业药师注册证》等。这些证照应在网店首页展示,确保在有效期内。消费者在购买药品前,务必核对这些证照,避免选择无资质的商家或个人;请勿通过论坛、社交软件、短视频内容发布平台等渠道,从无资质的商家或者个人处购买药品,以免带来健康风险。
当前,不少实体药店在各大电商平台均开设有自家的网上药店,京东、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上像国内知名的药店如一心堂、老百姓、同仁堂均拥有旗舰店,而选择这些正规药店的旗舰店购药,显然更加安全。
对于处方药的购买,消费者更需谨慎。根据相关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且销售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其包装、标签等信息。消费者需要提供处方(包括电子处方),并经执业药师审核后方可购买,确保用药安全。
此外,市场监管局特别提醒消费者警惕网上药品的虚假宣传。非法药品广告往往夸大其效果,声称为“国外抗癌药”、“神奇保健品”等,安全风险较大。消费者购买药品前,应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核实药品批准文号,理性选择,避免受到虚假广告的影响。
对于价格异常的药品,市场监管局提示消费者要保持警惕。价格过低可能意味着药品质量或安全存在问题,消费者应当谨慎对待。为此,可以查看药店的信誉度和口碑,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确保购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线上“药价”给线下药店带来的困扰
网上购药不仅质量问题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有关线上线下药价的悬殊也成为舆论的一大话题。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为了吸引用户,各大医药电商平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将送达时间从小时达缩短到半小时达,甚至以分钟计算。平台间为争夺市场份额,不仅在配送时效上展开激烈竞争,更在药品价格上大打出手,力图以低价策略吸引用户。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线上线下药价悬殊的争议。为此,近年围绕线上线下药价之差的讨论从未停止。
此前,就有上海市民宋女士向媒体反映,她在当地一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窗口,用医保卡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价格是82元。随后宋女士意外地发现相关药品在卖药平台App上,同品牌同规格的药品,"便宜很多",售价从27元到34元不等!
诸如以上的关于线上下线药价之差的新闻事件可谓层出不穷。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线上线下药价之差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实体药店由于店铺租金、员工成本等运营费用较高,导致药品价格相对较高。而线上平台则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能够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更多实惠。
其次,如上文所言,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满减、返利、新人优惠券等促销活动,进一步拉低了药品价格。这种竞争态势下,消费者确实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
然而,面对线上线下药价之差,消费者也应保持理性态度。一方面,要认识到线上平台的价格优势并非绝对。虽然线上药品价格相对较低,但也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假冒伪劣药品的风险。因此,在选择线上购药时,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平台、正规药店,并仔细核对药品信息。
另一方面,实体药店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对于一些需要专业指导或处方的药品,实体药店能够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和建议。此外,实体药店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即时的药品需求满足,无需等待配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