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热点资讯> 浏览文章

随着消费者对于药品的专业知识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零售药店在提供专业知识和服务方面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与此同时,院外市场的不断扩容促使工业药企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市场,尤其是新特药品和创新药的零售渠道拓展。作为连接药品与患者的桥梁,药店店员的专业性知识和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工业的院外市场布局。

在这一背景下,工商合作成为提升零售药店服务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双方的合作也在逐渐从传统的供应链关系升级为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

在2024乌镇健康大会上,工业、连锁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平台的相关代表就“未来五年处方药工商合作人才培养”话题展开深刻探讨和分享。

01

复合型人才打造
要求具备这3种能力

未来连锁药店的竞争,将是专业力、服务力的竞争,其核心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连锁药店所需的人才类型,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DTP事业部总监屈荣荣强调,零售药店在专业化的过程中,需要精药、懂医、晓政策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药品知识,能够完成对于患者的用药咨询、用药指导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处理等工作,还要了解专业医学知识,以及掌握最新的医保政策,为患者提供专业、优惠的健康服务。

对于药店人才培养路径,屈荣荣提出了两大方向。一是为执业药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药物治疗管理等方面的付费培训以及工业主导的疾病、产品专业知识培训;二是通过院店互动实践来提升药师专业服务能力。药店执业药师在医疗知识方面与专业医生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搭建院店合作项目,不仅能缩小这一差距,更能提升药店药师的专业化水平,造福患者。

她特别强调,药店对于工业拥有的处方药院内医生资源以及单病种系统专业培养资源怀有极大渴求,并热切期望工业能够深度参与,为零售药店注入更多院店共建资源,让连锁药店、院边店药房、DTP药房能够和院内医生产生更深入互动,缩小药店店员与院内医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差距,从而真正形成院内诊疗、院外用药紧密衔接。

02

工业人才培训
要创新更要效率

药店专业性的提升是赢得消费者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工商合作作为提升零售药店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不仅为药店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支持,更是药店借力工业实现专业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商务渠道拓展部全国零售负责人黎光来强调了工业对于未来药店专业化转型的重要性,并提出工业、零售联合共建药店人才培养体系。他表示,专业化的药学服务能力以及出色的营销能力是零售药店店员不可或缺的,应该将药店店员打造成为医生的助手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应尽可能给到零售药店更多支持。这种支持不限于产品知识培训,还应包括营销策略、患者教育等方面。

华晓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同样认为工业药企在提升药店店员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他指出,若能将工业药企的专业性有效传递给连锁店员,不仅有助于提升药店的客流量和复购率,更能利于推进工业药企在院外市场的布局加速,实现双方共赢。

药店人才培养需要工业药企的参与和主导,且培训内容的创新和培训工具的革新尤为重要。

在内容方面,应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和简洁性,以满足店员的实际需求。培训工具的创新也很重要,工业药企应站在患者和零售店员的立场上,提供简短而有效的产品介绍和知识传递方式。

康哲药业院外渠道业务部副总监李传赵强调了培训效率的重要性,并提出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患者教育的建议。

他表示,目前不论是工业主导或是连锁自发进行的店员赋能培训,都呈现出阶段性、碎片化的特点,并不具备系统性与连续性,无法形成合力,工业即使投入再多,往往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全国有几十万家连锁药店,单纯的线下培训只是一个个分散的点,无法形成面,他提建议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通过权威医生科普直接触达患者的方式,大大提高患者教育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激发消费者诉求,带动药店销售。

03

从单一产品到系统性病种
转变人才培训理念

在服务患者过程中,围绕疾病的系统性知识再结合产品知识进行细化讲解更符合市场对于药店的期待,但这需要店员具备更强的专业属性和更全的知识背景。市场调研显示,当前工业药企对连锁药店的培训内容过于侧重产品本身。

李晓建议,工业药企应从单一的产品培训思维向系统性的病种培训思维转变,一个病种可以对应多个产品,基于病种的全面系统性培训不仅效率更高,也有利于带动药品销售。

作为医药人才专业培养平台,捉药师董事长李光同样肯定了系统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提出,药店的专业化升级应重点关注全科药师的培养,实现中西药知识的贯通。患者最核心的诉求是解决病痛问题,只有具备全面而专业的药学知识和服务技能,才能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进而实现留客、复购和药店销售目标的达成。

李光还强调,在进行药店人才培训时,培训师应深入了解店员的实际需求,确保培训内容接地气、实用,真正满足店员和患者需求。

在系统性人才培养方面,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OTC事业部总经理徐大海分享了斯利安在过往的四十年里在系统性人才储备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

他表示斯利安目前储备了五个方向的人才:一是医学方面人才,为市场、客户提供关于疾病发展、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原理的指导性建议;二是药学方面的人才,为患者提供药品疗效、疗程、以及联合用药方案等专业药学服务;三是政策方面的人才,对于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不同区域医保政策差异化问题,能够拿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四是大数据方面的人才,能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行业及企业内部各项数据,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作用;五是项目落地人才,能够将企业重大方针、战略、决策等进行整合并落地执行。

正是这种系统完备的人才储备方案,成就了斯利安40年大品牌的企业目标。

徐大海还重点介绍了2023年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尝试。一是对企业目标客户所对应的全国连锁店员进行了近30万人次的培训;二是购买医院同款仪器,通过为患者进行免费检测的方式,在检测过程中将品牌理念或产品传递给消费者,从而达成悄然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目的;三是联合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学会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免费科普宣传的同时,与当地主流连锁药店共同开展公益活动,以达成对药店店员和消费者知识普及的目的。

工商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不仅为零售药店转型升级、工业布局院外市场新阵地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更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安全、便利、可及的健康选择。期待连锁药店与工业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字: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