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药监局、医保局、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节约药品资源 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该《方案》自2024年6月1日施行,有效期5年。

《方案》共七条二十五款,从药品生产流通、合理使用、销售管理、科学配备、宣传教育、废弃销毁、组织实施的全生命周期为遏制药品浪费做出具体工作指引,通过系列举措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在“规范零售企业药品销售行为”方面,该文件重点提出了3项要求:一.禁止违规销售药品行为。加强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行为监管,禁止通过买药赠药或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甲类非处方药。深入推进药品流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全行业大力倡导诚信兴商。强化合规自律意识,对不法经营行为予以打击。二.规范药品销售管理。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要求,禁止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不审核处方销售处方药、对处方所列药品擅自更改或代用、调配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加强零售企业药品销售人员监管,非在职人员不得在营业场所内从事药品销售相关活动。坚持线上线下一致原则,加强药品网络销售企业报告审查,规范药品网络销售行为,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三. 发挥合理用药指导作用。督促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加强对公众用药安全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药师处方审核和调配、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作用,满足患者和公众用药咨询需求,对使用和选购非处方药提供用药指导。作为与消费者接触的最后一环,药品零售企业的销售行为合规与否,直接影响消费者日常用药安全。通常情况下,零售药店买药赠药的违规销售行为可能会导致两种危害发生,一是造成药品浪费,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促销“便宜”,就买了暂时不需要的药品囤积,容易造成过期浪费现象发生。二是赠药在没有医嘱或不在药师指导下服用,容易造成用药危险事故发生。通过药品销售管理,严格落实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要求,有助于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滥用处方药而导致的药品浪费。发挥药品零售企业在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作用,是提升群众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药品零售企业向群众提供准确的用药建议和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避免滥用、误用药物,减少末端浪费。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加强对药店处方药销售管理外,《方案》还强调严格药品营销监管,重点加强非处方药广告内容监管。《方案》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不得使用医师、药师、患者等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证明,不得含有“热销、抢购、试用”“家庭必备、免费治疗、免费赠送”等诱导性内容,不得含有“评比、排序、推荐、指定、选用、获奖”等综合性评价内容,不得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保证性内容,广告中须显著标明药品禁忌、不良反应,不得虚假、夸大宣传,不得误导公众购药、备药等。此外,《方案》还提出鼓励医师、药师、护士等专业人员利用“互联网+”等宣传药品使用知识,积极倡导和推进合理用药理念,告知公众不合理用药可能造成的危害,减少公众不合理自我治疗,节约药品资源。调研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有小药箱的家庭中有80%以上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过期药品约1.5万吨。药品过度浪费不仅会加重医保基金和个人药费负担,还容易造成药物滥用、药物污染等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加以遏制。目前国家卫健委、医保局以及多个地区相关部门都十分关注药品浪费现象,并在积极探索遏制药品浪费的有效办法。2023年12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就药品生产、临床用药、药品流通、宣传引导、废弃药品管理等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从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为遏制浪费提供了政策指引。对于规范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行为以及药品营销宣传监管方面,同样做出明确要求。此外,陕西、湖北、厦门等省、市也发布了相关文件,引导药品零售企业在保障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值得思考的是,药品浪费现象贯穿了药品生产流通全链条包括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在内的多个重要环节,要想彻底遏制,需要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共同治理。在生产端,从源头推行药品适宜包装。引导药品生产企业推进大包装药品,减少包装物;在保障药品质量前提下,引导生产企业按疗程生产适宜包装药品;同时推动适宜包装药品集中竞价采购。在终端零售层面,规范零售药店销售行为管理。禁止买药赠药等违规销行为,加强处方药销售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药师处方审核和调配、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等专业职能。在医疗机构层面,强化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大力推进规范处方行为、规范处方疗程管理、精准调配处方、加强合理用药考核、大力发展居家药学服务等举措,减少药品过期损耗。在公众使用层面,引导群众摒弃盲目囤积药品、互相介绍随意吃药等错误行为,提升群众理性购药、科学备药、合理用药、节约药品的意识。在回收处理层面,规范废弃药品收集销毁。通过完善废弃药品收集工作、做好废弃药品运输及交接、规范销毁废弃药品等方式,加强药品流通监管,严防废弃药品、过期药品流入市场。杜绝药物浪费、提高药物使用效率,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更好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地区、产业链各方的密切合作,以及广大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推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