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热点资讯> 浏览文章

01


药店开诊所已经掀起一股热潮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医药分业、分级诊疗、处方外流等改革政策,药店作为药品销售的重要渠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药店开始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将药品零售与诊疗服务相结合,形成“药店+诊所”的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扩大药店的处方来源,提高业绩,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专业、全面的医疗服务。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药店+诊所”的模式是否会得到政策和市场的支持呢?门诊统筹开放,药店开诊所会加速吗?

实践来看,“药店+诊所”的模式已经在门诊统筹开放的影响下加速发展。

药店开诊所已经掀起一股热潮。业内大佬大多认为,如果门诊统筹真的能给药店带来好处,那么药店开设诊所的业务也会加快发展。一个连锁药店的董事长曾表示,以前很多连锁对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随着慢性病管理对药店未来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如果门诊统筹能延伸到药店,很多连锁可能会开始考虑开设诊所。

行业资深专家、药店精细化管理实务技术创始人李子浩告诉搜药,时下药店之所以热衷于开设诊所,是因为药店过分依赖医保,而医保政策的收紧和集采降价等导致药店利润空间减少。

李子浩认为,毕竟参保人员持卡购药是具有基础购药习惯,在药店销售服务中自然是非常容易达成销售的,而那些非医保用药的销售服务,则需要药店员工具备必要的药学和医学及营销知识才能满足顾客购药需求,这两者两笔自然是医保店满足参保人员回购要需求更容易些,这也就是药店在非医保获利不足及医保获利下降形势下,寻求诊所经营模式联姻的关键所在。

多数药店认为通过引入医生的诊疗行为,不仅可以满足顾客购药的需求,更可以满足顾客健康的需求。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和回头率。

在这种情况下,药店开办诊所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中国药店管理学院江苏分院秘书长刘玉平对搜药表示,为了应对门诊统筹政策的影响,药店纷纷开设了诊所、中医门诊部或中医诊所。这样既可以解决药店自身的处方来源问题,又可以提升中药、参茸、中药花茶等产品的销售额。他还透露,中医门诊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享受门诊统筹的1.3万元刷卡额度,因此很多药店都在积极申请开办中医门诊部。

“药店+诊所”的模式在门诊统筹开放的背景下,具有明显的政策和市场优势,有望成为药店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事实上,这种模式当然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药店有线下的优势和信息化的能力,可以在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基础上,在药店内设立提供医疗服务的诊所。这种做法既符合政策导向,又不受太多限制。2023年,全国各地都要执行《诊所备案制》,只要备齐材料,当天就能拿到“诊所备案凭证”。政府还支持符合条件的医师,不管是全科医师还是专科医师,按规定全职或兼职开诊所。社会力量兴办连锁经营名医堂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02


行业龙头探索“药店+诊所”模式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药店+诊所”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先行者。比如益丰药房,在其旗下万家门店中,通过开设中医馆、中医坐堂、门诊部、店内诊所、互联网医院等方式,向诊疗业务延伸。

截至目前,益丰药房已设立互联网医院,并在公司业务覆盖的大部分城市布局诊疗机构。益丰药房2022年报显示:益丰药房在报告期内共实施19起同行业并购投资,其中有3起涉及诊所业务,分别位于天津、湘潭、唐山。

另一个例子是健之佳,在以医药零售为主要业态的基础上,开立了便利店、中医诊所、社区诊所、体检中心等店型,逐步探索“药店+便利店”“药店+诊所”“药店+体检中心”的模式。

截至2022年底,健之佳除3754家直营药房外,还拥有3家直营中医诊所、5家直营社区诊所、1家直营体检中心及292家直营便利店。

还有一心堂,在药店基础上开展了诊所业务,以药诊店为主的模式拓展,还有健康管理中心、慢病中心及医养中心,后续特慢病服务能力能有效加强,为深度参与门店统筹做好基础工作。

从这些行业龙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药店+诊所”的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也为诊所提供了新的合作伙伴和发展机遇。如果诊所能够与药店形成战略联盟或连锁经营,那么就可以共享流量、资源、品牌等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但是,“药店+诊所”的模式并非一蹴而就,也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如何保证诊疗质量和安全、如何避免利益冲突和过度医疗、如何与其他医疗机构协调合作等。

刘玉平指出,开办中医诊所,主要是找到有名气的老中医,如何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中医馆的宣传,如何迅速提升中医馆的知名度很关键。

此外,要实现药店向药诊店的转型,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条件。药店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以实现在门诊统筹中的长远发展和盈利。

END



关键字: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