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德生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聆讯,赴港上市进入倒计时。
从边陲小城到省城再到北京全国布局;从门诊到药店再到医药养保结合;从线下到线上再到互联网医院;从传统到互联网再到数字化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顾客习惯的每一步迁移,患者需求的每一次变化,德生堂都能精准把握。同时借助新的技术和社会力量,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发展。
01
今年1月底,德生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生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行业排名领先
根据灼识数据显示,2021年,德生堂在中国西北运营的药品零售商中以该地区的线下药品零售营收而言排名第三位。同年,在甘肃省运营的药品零售商中以该省线下药品营收而言排名第一位,占甘肃省线下药品零售市场的25.3%。基于方(标准化用药组合)销售全国排名第一。
通过数字化转型,营收稳健盈利向好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和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德生堂的总营收为人民币17.54亿元及人民币20.14亿元,增长14.8%。此外,德生堂的总营收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人民币14.674亿元增加16.4%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7.08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德生堂录得毛利人民币5.97亿元,而2021年同期的毛利为人民币4.93.亿元,增长21.1%。
业务布局“医+药+养+保”行业领先
截至2022年9月30日,德生堂线下业务足迹遍布中国65座城市及22个省份,药店网络拥有1047家药店(包括931家自营药店和116家加盟药店)、一家综合门诊、49家中医诊所及24家康养中心。
其中,在931家自营药店中,有27家是DTP药店。截至2022年9月30日,DTP药店向消费者提供超过155种新特药,涵盖了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同时,还有152家药店获得慢病专科药店资格,经营超过950种治疗某些慢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严重的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和慢性肾衰竭)的专用处方药。
除了线下零售模式,德生堂的业务包括了O2O零售模式、B2C零售模式,产品涵盖处方药及非处方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保健产品以及其他产品,SKU数量超20000个。
在新零售方面,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O2O药品零售业务产生营收分别达人民币0.43亿元、人民币1.01亿元及人民币1.5亿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德生堂通过位于共六家第三方B2C平台(包括天猫、京东及百度健康)的共55家在线药店运营B2C零售业务。B2C销售渠道基本上覆盖了德生堂线下及O2O零售网络中销售的所有产品。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B2C销售渠道产生营收分别达人民币2.62亿元、3.64亿元及人民币2.50亿元。
02
值得注意的是,德生堂并非是传统的零售药店模式,而是形成了完整的大健康闭环体系。
招股书显示,德生堂是中国领先的健康管理及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专门从事药品医疗服务,具备中西医诊疗和药事能力,通过全渠道零售网络提供全面覆盖客户全购买周期的全方位产品及服务。其整合的产品和服务旨在满足客户全链路的健康管理需求,涵盖整个医疗价值链的医、药、养、保要素。
在互联网医院的医疗问诊服务上,截至2022年9月30日,德生堂组建了由94名执业医师成立的团队,在线提供医疗问诊服务。解决客户购买周期的医疗问诊需求,为我们的全渠道药品零售业务提供支持。医疗团队7x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于往绩记录期间,完成了约2910万次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医疗问诊。在线下医疗问诊服务方面,德生堂打造了一个线下诊所网络,包括49个中医诊所和一个综合门诊,通过医疗问诊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需要开出处方。
同时,德生堂还提供其他增值医疗健康服务,如在客户购买前后提供增值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常规健康检测、购买后用药提醒、健康月报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指导和信息更新,以保障客户的健康状况。为客户提供免费的常规健康检测,测量他们的重要的健康指标,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血酮、心率、尿酸、血氧、身高和体重,帮助客户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康养管理服务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9月30日,德生堂经营24个康养中心。基于从药品零售业务积累的现有客户群,德生堂能够以高性价比的方式为康养管理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而接受康养管理服务的会员往往会在线下药店大量购买,因为他们更熟悉全方位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从而增加客户粘性。
03
多维度发展,才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德生堂医药在这方面,早已抢先一步。经历24年一点点打磨,德生堂终于形成了完整的大健康闭环体系,并因此进入资本市场。
“德生堂的每一步发展都是离不开政策的指引。”德生堂董事长、111医药馆创始人龙岩说,单纯的民营医院,医保政策的变化,很多就退出了;单纯的互联网医疗,到现在看不到盈利的模式和价值;单纯的医药B2C,很难找到活得很好的公司;单纯的医药O2O,看到的是大批的亏损……所以,在大健康领域创业,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医药卫生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且是补充部分!任何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举措都是危险的!任何夸大互联网能力、要颠覆行业的思潮都是可怕的。德生堂需要做的是扎扎实实洞察顾客的健康需求,满足顾客一站式的健康需求,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慢病管理,医药养保结合,用数字化、互联网手段,为周边顾客提供健康管理和解决方案服务,做周边居民的健康好邻居。
“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体”。德生堂董事长、111医药馆创始人龙岩说,真正的大医是要考虑以顾客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的构建,是进行未病先防的健康管理,是利用一切资源和技术解决健康问题的高效举措。